足迹
离婚后放松心情的说说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2章(第1页)

    论利陀吸取了教训,不再分兵行动,而集中八千军队,收集所有的粮食和兵器,放弃了大营,吐蕃军的大营驻扎在高处,是板墙式建筑,有饮水保证,居高临下,易守难攻,可惜没有了粮食,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大营优势,向寿昌县转移。    吐蕃大军一出动,在外围探查的唐军斥候立刻发鹰信通知三十里外的敦煌城。    敦煌城内,一万五千唐军已经集结待命,梁武的两千唐军另有任务,郭宋留两千士兵守敦煌城,又派一千士兵抢先赶去占领了寿昌县,即使吐蕃军杀到寿昌县也没有意义了。    "使君,斥候鹰信送到!"    一名报信兵飞奔跑来,将一份鹰信呈给郭宋,郭宋打开,上面只有一句话,‘吐蕃主力已离开大营,走西南线,约八千人。’    西南线就是上午一千吐蕃骑兵走的那条废弃官道,现在已是下午时分,吐蕃主力现在出营,必然是去抢占寿昌县,寿昌县现在已是吐蕃军唯一的希望了。    郭宋当即下令,"全军出城北上!"    一万五千军队从北城门浩浩荡荡出城,疾速向北方奔去。    唐军并不完全是骑兵,他们中五千人是步兵,其中一千重甲步兵,一名重甲步兵还跟随一名协从士兵,这名协从士兵是刀盾兵,另外三千人则是长矛步兵,他们在两侧保护重甲步兵。    一万骑兵则是唐军的主力,他们负责对阵吐蕃骑兵。    唐朝斥候的情报不断送达,郭宋随时掌握着吐蕃军的动向,吐蕃军依旧沿着废弃的官道向南行军,行军非常快速,显然也是想在天黑时占领寿昌县。    但唐军比他们更快一步,一万五千唐军已经在十几里外摆下了阵型。    这时,吐蕃前哨也发现了前方的唐军主力,急忙禀报主将论利陀,论利陀明白了,唐军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动向,在等着自己呢!    他很清楚一旦两军主力相遇,一场大战就难以避免了,任何一方退却都会给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,况且他们粮食已经维持不了几天,他比唐军还要迫切的期待这一战。    "传令全军,列阵缓行!"    吐蕃军最大的特点是体力好,普遍力量大,擅长步兵作战,但这一次吐蕃步兵不多,只有三千人,另外五千人是骑兵。    吐蕃军队迅速整队,以三千步兵为中军主力,五千骑兵为左右两翼,开始向前推进。    这时,一名大将上前道:"将军,现在已是下午,如果战至天黑,恐怕对我军不利!"    因为从小生活在高原的缘故,吐蕃士兵普遍夜视能力较低,夜战会吃亏,论利陀看了看天色,至少还有一个半时辰才会天黑,他摇摇头道:"现在撤军会遭遇敌军追击,对我军不利,我们争取在最短时间击败唐军,结束战斗。"    论利陀说这话还是有底气的,他们在去年秋天用两个时辰击败了实力强大的沙陀军,他相信自己一定也能击败唐军。    两支军队逐渐靠近,相距一里,双方都停止了前进的步伐,论利陀发现唐军的布阵和传统不太一样,弓兵和弩兵没有了,前方是密密麻麻的长矛军,两侧则是骑兵,并没有发现大斗拔谷那支犀利的陌刀军。    双方都不愿主动冲锋,在战场上对峙,时间一点点过去,论利陀等不下去了,再等下去天就要黑了,对吐蕃军极为不利。    他拔出战刀厉声大喊:"左右骑兵冲击对方步兵!"    吐蕃军中战鼓声骤然响起,两支骑兵一左一右,像两把锋利的短矛风驰电掣般杀向唐军中军,论利陀的战术很明显,他看出唐军中军都是步兵,比较薄弱,便想集中优势兵力,先击溃唐军中军,引发唐军全军溃败。    只是论利陀怎么也想不到,这是唐军刻意隐藏实力,示之以弱的战术,用三千长矛步兵掩盖住了身后的一千重甲步兵。    吐蕃军越来越近,距离唐军只有两百步了,如奔腾的洪流,气势夺人,马蹄激起滚滚黄尘,沙尘弥漫着天空。    郭宋毅然下令,"陌刀士兵出击!"    ‘咚!咚!咚!’唐军队伍里鼓声大作,三千长矛士兵迅速向后撤退,并向两侧奔跑,就像忽然拉开帘幕一样,一千重甲步兵骤然出现在敌军眼前,原本放在地上的陌刀刷地竖起,他们半跪在地上,用刀柄顶在坚实的泥土上。    一千重甲步兵的突然出现,惊得论利陀头皮都要炸开,他万万没有想到唐军陌刀竟然是藏在后面,现在改变战术已经来不及,他只得眼睁睁地望着五千骑兵撞向唐军的陌刀大阵。    吐蕃骑兵也看见了突然出现的陌刀大阵,他们吓得脸都变形了,恐惧万分,却已经无法躲避,很多士兵只得闭上眼睛,惨叫着撞了上去。    "轰!"一声巨响,上千名吐蕃骑兵率先撞上了陌刀大阵,树林一般的陌刀刺穿了战马的身体,也刺穿了骑兵的身体,一时间血雾弥漫,数百骑兵的尸体堆积在陌刀大阵前。    统领康保见敌军冲击力已被瓦解,他大吼一声,站起身挥刀向一名敌军百夫长劈去,这一刀从肩膀劈入,将这名百夫长连人带马劈成两半。    陌刀士兵也纷纷起身,整齐地挥舞战刀向敌军杀去,如墙一样推进。    这时,郭宋令道:"骑兵出击!"    两支各五千人的骑兵从左右杀出,他们沿着敌军骑兵外围疾奔,像两道关闭的大门,将五千吐蕃骑兵的退路截断了。    论利陀率领三千步兵冲杀而来,却迎面遇到了唐军同样数量的三千长矛步兵,双方激战在一起。    吐蕃士兵手执盾牌和短剑,十分骁勇善战,而唐军士兵远用长矛冲刺,近用战刀劈砍,虽然唐军个人骁勇不如吐蕃,但他们训练有素,彼此配合默契,和吐蕃士兵杀得难解难分,一点不落下风。    郭宋之前已得到情报,这支吐蕃军是从吐火罗调回,是吐蕃的精锐之军,作战十分强悍骁勇,韧性很顽强,绝不轻言失败,往往会战至最后一人。    去年秋天以一万军队大败两万沙陀骑兵,斩敌七千余人,而沙陀骑兵的战斗力本身就很强大,居然被一战击溃,由此可见这支吐蕃军队的战斗力之强悍。    虽然唐军兵力比对方多一倍,装备也十分精良,但唐军要击溃这支吐蕃军并不容易。    也是意识到这一点,郭宋才格外加强军队的体力训练和夜战训练,就是为这一刻做准备。    在远处还隐藏着一支队伍,由三百余辆大车组成,里面有军医,有敦煌青壮男子,一旦唐军受伤士兵送来,军医会立刻止血包扎,然后由敦煌青壮男子赶大车送回敦煌城继续救治,这是甘州军的经验,能大大降低伤兵死亡人数。    激战一刻钟后,第一批唐军伤兵过来了,约四十余人,由十几名士兵陪同,他们都是骑兵,被吐蕃骑兵的短矛刺穿身体,伤势较重,而轻伤者基本上不下战场。    十几名军医迅速用止血膏给他们止血,简单包扎,送上几辆大车,由青壮民夫驾车向敦煌城飞驰而去。    这种措施并不能完全避免伤兵死亡,重伤不治还是会发生,只是能降低一半的重伤死亡率。    双方激战已经超过了一个多时辰,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。